部门主页 | 部门简介 | 工作动态 | 领导讲话 | 理论学习 | 思政讲堂 | 校园文化 | 媒体评论 | 校报 | 学校主页 
  站内搜索
  专家讲座
•《改变中国的力量》之百年奋斗篇...
•《改变中国的力量》之百年奋斗篇...
•《改变中国的力量》之百年奋斗篇...
•《改变中国的力量》之百年奋斗篇...
•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
•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
•疫情带给人类什么启示?从4个层面...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战“疫”说理】抗疫国际合作的...
•儒家思想中的伦理与道德关系
•改变“时代性”的单一维度
•宣传文化工作更要善于创新
•实践是青年干部锻炼成长的重要途径
•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
•高校党建文化的价值取向
•田心铭: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道德教育?
  文献资料 更多>>
•学校领导参加纪检党支部集体学习
•省教育厅官网:山东交通学院大力...
•匈牙利佩斯州代表团来我校参观交流
•2024年长清大学城高校警务理事会...
•山东高速路桥集团来校调研
•第十六届山东省大学生“创意”轨...
•学校与山东省大数据研究会举行合...
•学校举行数字与网络安全现代产业...
•学校党委召开会议学习习近平总书...
•学校召开教学例会暨教学成果奖培...
  您当前的位置: 部门主页>> 学校要闻>> 正文

省教育厅官网:山东交通学院大力发展涉海教育 打造海洋交通人才培养新高地

【时间:2024-11-19】  【编辑:孙琳】    浏览量:   【字号:

新闻网讯 11月18日,山东省教育厅官网刊发《山东交通学院:大力发展涉海教育 打造海洋交通人才培养新高地》,对我校涉海教育取得的工作经验予以关注报道。文中指出,山东交通学院紧紧围绕服务交通强国、海洋强国战略,以获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为契机,发挥威海校区涉海特色专业优势,围绕新时代高素质涉海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大力发展涉海教育,聚力打造海洋交通人才培养新高地。

全文如下:

一、坚持“蓝色思政”引领,筑牢交通报国信念根基

坚持将海洋特色思政理念融入人才培养过程,引导学生立志向海图强、逐梦深蓝。一是挖掘海洋育人元素。实施“党建引领·思政铸魂”项目,成立“通识教育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做好“思政与课程”“交通特色与课程”2个融合,深挖涉海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培育课程思政教研教改成果,校区2门课程入选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船舶与海洋工程教师团队荣获第二批“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二是打造“蓝色思政品牌。组织开展全国海洋宣传日系列活动,举办“以海育人 向海图强”蓝色思政系列活动,邀请“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潜航员齐海滨、“全国优秀船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丁茂家等优秀校友讲思政课;推进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建设航海文化鲜明的宣传栏、文化墙,凸显“船”“舵”“锚”“螺旋桨”等海洋元素;用好全国航海科普教育基地等校本资源,精心打造“海洋文化节”“我与船长面对面”等品牌活动。三是强化思政实践育人。与威海刘公岛成立“思政教学实践基地”,开设“‘红色胶东、敏知笃行’思政课社会实践”等公选课,通过“研学+宣讲”方式用好胶东红色资源,引导学生在“行走的课堂”中加强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红色海螺号”大学生党史宣讲团入选“强国有我 ‘核’你一起”千支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先后开展40余场志愿宣讲服务,覆盖受众8000余人次。

二、强化“向海融合”学科专业布局,构筑卓越涉海人才培养矩阵

围绕海洋强国、海洋强省战略牵引,打造特色鲜明的海洋运输全产业链学科专业布局。一是完善海洋特色学科体系。积极整合升级学科资源,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等特色学科专业的核心优势,重点聚焦海工装备产业集群,依托智慧海洋大数据中心(国际海事大数据中心)等科研团队,聚力打造交通运输工程学科水上交通特色方向。二是构建向海融合发展专业布局。合并交通管理、海事管理2个本科专业,布局海洋机器人、智慧海洋技术、智能海洋装备等新兴专业,形成以海上运输、船舶与海工装备、航运经济与管理等3个专业为“一体”,智慧海洋技术、电子商务等2个专业为“两翼”的专业布局。其中,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在省属高校第一个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三是建强学科专业坚实支撑。完善多维度、多层次人才评价体系,强化高水平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依托学科方向组建科研创新团队;推进涉海类专业基础设施建设,组建航海、轮机模拟器、海洋机器人、电子商务等教学实验室,组建海洋防污染、虚拟仿真等科学研究室,组建社会船员培训和船舶检修检测等实训室。近年来,校区获批山东省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1个,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威海市船舶流固耦合动力学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17个。

三、汇聚“逐梦蔚蓝”人才培育力量,共筑多维协同育人共同体

聚焦海洋交通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三维联动推进海洋交通人才成长。一是校地联动育人。发挥校区驻地优势,积极参与威海市新旧动能转换、海洋强市发展战略,强化学校、政府、行业协会、企业机构等多元主体协力,搭建产教融合共同体,主动对接威海市千亿级产业集群,共建现代海洋产业学院、现代航运产业学院,发起成立威海市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联盟,聚力为威海“1+4+N”创新体系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二是校企合力育人。依托多个涉海类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与中远海运船员管理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山东省海丰船舶管理有限公司、华洋海事中心有限公司等企业深度合作,实现专业共建、课程共创、人才共育、师资共培、资源共用、成果共享,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培养契合产业需求的涉海类人才,累计输送2万余名毕业生。三是专创赋能育人。构建“专业教育+模拟实训+综合实践”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搭建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平台,发挥航海科普教育、航运文化研究教育等基地协同育人效能,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竞赛活动,获“互联网+”“挑战杯”等高水平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竞赛国家级金奖1项,省级以上奖励600余项。

报道链接:http://edu.shandong.gov.cn/art/2024/11/18/art_11972_10335191.html

顶部】 【 关闭
 
   
长清校区:济南市长清大学科技园海棠路5001号 邮编:250357·无影山校区:济南市天桥区交校路5号 邮编:250023·威海校区:威海市新威路115号 邮编:264200

版权所有 © 山东交通学院 鲁ICP备05001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