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上搭平台
通过选派第一书记来泗水挂职,抓党建促脱贫,建立起了学校与泗水的联系。青大第一书记到泗水不到三个月,学校就和泗水县人民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医学教育与医疗服务、人才培养和培训、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和科技服务建设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对接。
2019年7月,学校医疗集团、泗水县卫生健康局、县人民医院三方共同签署泗水县人民医院加盟青岛大学医疗集团协议,集团与人民医院在临床技术、学科、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方面搭建合作平台。该校教务处和泗水县第一中学负责人签署了“青岛大学与泗水一中共建优质生源基地”协议,设立了泗水县——青岛大学产学研实践基地、实习就业基地等。今年7月,青岛大学团委与共青团泗水县委签署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共建协议,设立创新创业基地和手工印染传承实践教育基地。2019年8月,在泗水县组织部门的带领下,泗水20多家重点企业赴青岛大学参加产学研对接会,按照“企业出题、政府助题、高校解题”的思路,校企双方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互相支持,搭建合作桥梁。
一年多来,双方你来我往,合作越来越密切,各方面的效果逐步显现。泗水县人民院院长徐瑞亮在加盟青大医疗集团一周年之际,饱含深情地说,“加盟青大医疗集团在泗水县人民医院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集团卓越的管理水平、雄厚的技术力量和强大的资源优势,对我院整体管理水平、医院内涵建设、服务质量、业务技术及医院综合实力的提高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特别是学科联盟对我院多个学科建设起到了推进作用,线上的学术会议及各种培训受益匪浅,病理科的李玉军教授的名医工作室,对我院病理科的发展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我院的服务能力,惠及了我县广大人民群众。”
线上求创新
该工作队围绕着乡村赋能平台展开增加农民、村集体收入工作,探索电商运营模式,推动农村、农户种植的农产品上网络、上云端,并对产品进行标准化、品牌化包装销售,平台部分收益返还村集体和贫困户,有力带动村庄发展。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相关平台物流不畅,导致农产品滞销。然而,青岛大学伸出了援助之手。6月份,学校与圣水峪镇乡村赋能平台签署农产品采购协议,为单位教职员工采购鸡蛋、粉条、小米、酸辣粉等农产品,共计15600箱,价值70余万元,通过“以购代扶”活动助力脱贫攻坚,也让优质农产品走进他们的教工家庭。
优质的农产品质量赢得了教职员工的赞誉,学校后勤管理处提出把产品引入食堂的计划,以学校的五万教师、学生的规模优势做大做强优势农产品和优势农业产区。7月初,由校领导带队,完成了前期农产品调研工作,下学期开学后学生就能在校园食堂品尝到泗水的农产品。
为了拓展乡村赋能平台的销售范围,该学校大学生利用创新创业基地,暑假到当地开展“主播带货”产品推介和线上品牌促销活动,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以“一村一户一码”的形式进行推广,借助电商促进消费扶贫,助力农户增收。
点上下功夫
青岛大学帮扶的小河村、东卸甲河村、芦沟村和庠厂村都是省定贫困村,地处山区,医疗、教育都比较落后,第一书记入村后,迅速进入角色,深入开展调研走访,摸清村情民意,制定了两年帮包规划,结合学校优势资源开展特色活动,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帮扶工作。
2019年7月,青岛大学医学部组织医疗团队开展送医送药下乡义诊活动,义诊现场前来咨询的群众接连不断。师生们发挥专业特长,详细解答健康咨询,为患者量血压、听心音,查病例、开处方,义诊350人次,解答健康咨询830人次,免费发放药品680多盒。学校利用自身医疗资源优势,把健康送到老百姓家门口,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在教育领域,组织开展“庆六一”爱心助学活动,为帮包村460多个小学生赠送背包,给孩子们送去关爱和节日的祝福。去年暑假期间,青岛大学爱心支教团队到帮包村支教,有60多名大学生分批到村,利用乡村儒学讲堂、村委办公室、党员学习室等开办暑假学习班,支教内容侧重于介绍学习经验、指导暑假作业、讲解学科知识和素质拓展等。暑假班活动丰富了孩子们的假期生活,让孩子继续保持健康的作息和生活习惯,让留守学生舒心,也让外出家长放心。2019年高考结束后,第一书记们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在村委设置高考志愿咨询点,有针对地帮助高考学生填报志愿;在村内设置奖学金,开学前为每个高考本科学生发放两千元,以资鼓励。疫情期间,第一书记协助庠厂小学申报“疫情与教育”2020年山东省教育科学“疫情与教育”专项课题。《疫情下贫困山区小学教育教学的实施困境与优化措施》项目获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