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主页 | 部门简介 | 工作动态 | 领导讲话 | 理论学习 | 思政讲堂 | 校园文化 | 媒体评论 | 校报 | 学校主页 
  站内搜索
  专家讲座
•《改变中国的力量》之百年奋斗篇...
•《改变中国的力量》之百年奋斗篇...
•《改变中国的力量》之百年奋斗篇...
•《改变中国的力量》之百年奋斗篇...
•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
•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
•疫情带给人类什么启示?从4个层面...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战“疫”说理】抗疫国际合作的...
•儒家思想中的伦理与道德关系
•改变“时代性”的单一维度
•宣传文化工作更要善于创新
•实践是青年干部锻炼成长的重要途径
•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
•高校党建文化的价值取向
•田心铭: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道德教育?
  文献资料 更多>>
•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
•中国共产党章程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
•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印发《关于...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
•中央指导组座谈会:以高质量的指...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
•中办发出通知要求:认真学习贯彻...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社...
•中办印发《通知》:在全社会开展...
  您当前的位置: 部门主页>> 形式政策>> 正文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毫不动摇走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开辟的正确道路

【时间:2012-09-05】  【编辑:】    浏览量:   【字号:

胡锦涛总书记7月23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事关党和国家发展全局和未来走向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郑重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的决心和信心,为党的十八大召开奠定了重要的政治、思想和理论基础。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也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主义譬如一面旗帜,旗帜就是方向,举什么旗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首要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7月23日重要讲话中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是我们党立足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立足发展新要求和人民新期待,提出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工作的总要求,鲜明回答了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重大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时代的选择。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并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总结经验教训,创立了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开创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以改革开放为标志的历史新时期,使社会主义在中国显示出蓬勃生机和活力。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适应当代世界和中国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推动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战胜了一系列严峻挑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已经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幸福安康的唯一正确道路。3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成长,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创造了世界发展史上的奇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稳步发展,人民享有越来越广泛的自由和权利,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顺民意、得人心,国家长期保持了历史上少有的政通人和的局面;国家的发展唤起了全民族的文化自觉和自信,中华文化以开放、包容的姿态面向世界,使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都得到尊重,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显著增强;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焕发出蓬勃旺盛的活力,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迸发出巨大创造能量,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都充分涌流,各项社会事业都在发展进步。30多年来,我们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突如其来的重特大自然灾害和传染病疫情,从容应对了一系列关系我国主权和安全的重大突发事件,经受住了一次又一次国际政治、经济风浪的重大考验;香港、澳门回归,“神舟”飞天、“嫦娥”揽月、“蛟龙”探海,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的巨大成功,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的感天动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出色表现,都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势。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无可辩驳地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没有别的什么主义能够解决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问题。这是党和人民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

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不动摇

胡锦涛总书记在7月23日重要讲话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最重要的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表现,是指引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和行动指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在内的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它是在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

伟大的事业产生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指导伟大的事业,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相互促进,道路拓展与制度完善同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是在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的互动中开拓前进的。道路、理论体系、制度这三者紧密相连,有机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共同支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我们讲“中国经验”,这就是最根本的经验;我们讲“中国创造”,这就是最伟大的创造。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继续前进,开创工作新局面,赢得事业新胜利,最根本的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胡锦涛总书记在7月23日重要讲话中强调,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源泉是实践,发展依据是实践,检验标准也是实践,任何固守本本、漠视实践、超越或落后于实际生活的做法都不会得到成功。建设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一切要靠在实践中探索。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践第一,尊重实践、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勇于探索、善于总结,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我们党是非常重视理论指导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党在长期奋斗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的实践。我们必须坚持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色”。党和人民的一切奋斗都深深扎根于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土壤,党的一切理论和实践都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我们既要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又不能照抄照搬别国模式;既要以开放的心态面向世界,虚心学习世界其他民族的长处,又要继承优良传统,从祖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中汲取营养,自觉维护国家、民族的利益和尊严,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与时俱进的改革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和社会主义的生命力所在。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顺应时代要求,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特色”。

综合分析当前国内外形势,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能否牢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关键取决于我们的思想认识,取决于我们的工作力度,取决于我们推进改革发展的步伐。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面对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必须毫不动摇走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开辟出来的正确道路,全面审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全面把握我国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更加奋发有为、兢兢业业地工作,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作者:秋 石 来自:《求是》2012/19)

顶部】 【 关闭
 
   
长清校区:济南市长清大学科技园海棠路5001号 邮编:250357·无影山校区:济南市天桥区交校路5号 邮编:250023·威海校区:威海市新威路115号 邮编:264200

版权所有 © 山东交通学院 鲁ICP备05001932号